走5公里和跑5公里,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?

发布于:2025-08-09 阅读:0
全民健身日,大家常讨论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更有益。研究显示,消耗同等能量时,走路对慢性病预防效果略超跑步。不同人群适合不同运动方式,关键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并坚持,才能收获健康。

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,跑步与健步走是大众青睐的锻炼方式。很多人纠结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身体更有益。其实,二者各有优势。

运动健康

一项发表于《动脉硬化、血栓和血管生物学》的研究追踪3.3万名跑者和1.5万名步行者6年。结果显示,消耗同等能量时,走路对慢性病的预防效果竟小幅超越跑步。具体数据对比(每消耗1个代谢当量MET):在降低高血压风险上,跑步降低4.2%,走路降低7.2%;高胆固醇方面,跑步降低4.3%,走路降低7.0%;2型糖尿病,跑步降低12.1%,走路降低12.3%;冠心病,跑步降低4.5%,走路降低9.3%。不过研究负责人也指出,调整BMI指数后,跑步对代谢效率的提升更显著,两者实际健康收益差异小于2%,关键在坚持。

那么哪些人更适合走路呢?关节预警人群,像体重超标的陈琳,曾因跑步膝盖积水,转快走后每月减重3斤且无伤痛;慢性病患者,如冠心病患者老周,遵医嘱每日监测心率快走,血压持续稳定;银发族,79岁的刘奶奶用助行器完成分段行走,骨密度三年未下降;孕晚期女性,孕32周的瑜伽教练改用斜坡行走,产检指标全优;运动小白,程序员张伟从“走15分钟喘粗气”到轻松完成5公里。

走路

而跑步更适合这几类人。体检无异常的健身教练,可用间歇跑提升最大摄氧量;需要突破平台期的减重者,跑者每月比步行多消耗更多热量;追求心流体验的人群,有人称跑步时的多巴胺比咖啡管用。

在运动时间和强度方面也有讲究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是健康底线。《柳叶刀》研究揭示,30 - 60分钟/次收益最佳,超90分钟运动可能产生负效应。换算成5公里,跑步约需30分钟,快走约60分钟,每周3 - 5次刚好达标。运动时间也有黄金时段,清晨5 - 6点运动心血管压力峰值升高,睡前3小时运动导致入睡延迟,而晨间8 - 10点或下午4 - 6点运动更合适。同时运动要注意安全,感冒、熬夜、饮酒后应降低运动强度,新手从每日快走15分钟起步,高强度运动后要补充电解质水。

跑步

总之,走路和跑步各有千秋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5公里,走5公里的好处也常被低估。我们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目标,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并坚持,这样才能让运动为健康加分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走路 跑步 运动健康 全民健身

上一篇: “苏超”常州队困境中坚守,盼涅槃重生

下一篇: 没有了!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