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站“去泡面化”引热议,公共服务如何平衡多方需求?

发布于:2025-08-15 阅读:0
近日,广州东站等高铁站下架泡面引发热议。铁路部门为维护环境执行此规定,但也引发了争议。支持者认为保障了乘车体验,反对者强调泡面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。铁路部门已采取一些措施,未来需在服务供给和旅客需求间找到平衡。

近日,广州东站等高铁站“去泡面化”一事,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8月14日,南都N视频记者走访广州东站发现,站内候车厅商店已停售泡面,白云站情况相同。

高铁站

记者在广州东站安检口附近的便利店看到,原本摆放泡面的区域已空,门口显眼处设置了捞面、拌面货架,多种速食面类单独陈列。询问店员得知,泡面已全部下架,多家便利店答复一致。记者尝试携带自带泡面借开水冲泡,被委婉拒绝。候车室内也未看到乘客食用泡面,新上架的捞面、拌面也无人选购。

广州东站回应,原东站普速列车调至其他车站,现均为动车组列车。根据国铁集团规定,方便面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,为维护车站和列车环境,高铁车站不售卖,但旅客可自行携带。

一直以来,广州南站站内商店也不出售方便面,不过周边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可买到。12306官网出行提示餐饮章节提醒,列车车厢封闭,为创造好环境,乘车时勿食用榴莲、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。

在普通列车上,因车厢通风好、旅途长,泡面是乘客主要食物选择,火车站和列车售卖泡面也成旅行文化一部分。但高铁封闭性好、新风交换弱,泡面味道不易扩散,曾引发乘客不适、纠纷。

去泡面化

政策实施后,舆论分成“泡面自由派”与“公共环境派”。支持者认为高铁应保障多数人乘车体验,密闭车厢里泡面味对敏感者是折磨。医学专家指出,高铁新风系统换气少,泡面蒸汽油脂分子易形成气溶胶,可能加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。

反对者强调泡面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,五元泡面是学生和务工人员刚需,高铁盒饭价格高。广州东站周边便利店泡面销量因站内禁售激增37%。

为应对争议,铁路部门采取“柔性引导”策略。一方面停售泡面,另一方面推出低气味替代产品,优化餐饮供给。广州东站等车站便利店上架捞面、拌面等速食,价格略高于传统泡面。12306官网建议选“味道较小的食物”,部分车次试点“气味友好专区”。

在供给端,铁路部门推进热链餐食改革。上海局集团新增低价热链餐食,广州局集团在长沙南站试点现炒套餐。

公共服务

高铁“去泡面化”对方便面行业有倒逼效应。企业推出高端产品,研发“高铁版低气味泡面”。

公共管理专家批评“禁售泡面是懒政思维”,用行政手段替代服务升级。日本新干线强化车厢空气循环,欧洲高铁分区管理。

铁路部门也在探索平衡方案。广州南站试点“气味友好专区”,12306平台新增“餐食偏好”选项。广铁集团与连锁餐饮合作,推出“平价热食套餐”,承诺低价食品不断供并接受监督。

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认为,高铁可借鉴航空餐饮经验,开发“气味指数”分级体系,对食物差异化管理。

这场“去泡面化”争议,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与旅客需求的矛盾,也提醒铁路部门在提升环境品质时,要加大平价餐食供给,优化车厢通风,探索分区管理,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间找到平衡,实现真正的服务升级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高铁站 去泡面化 公共服务 旅客需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