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“民富第一省”浙江:收入密码与发展路径

发布于:2025-07-23 阅读:1
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创新高,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。本文深入剖析浙江“藏富于民”的原因,如发达的民营经济、均衡的区域发展等。同时,还关注了绍兴、嘉兴等“黑马”城市,以及浙江缩小地区差距的举措,探讨其迈向共同富裕的路径。

浙江,一个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方面都表现卓越的省份,素有“民富第一省”的美誉。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013元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.57万元,甩开排名其后的江苏1.16万元,再次刷新外界对其“藏富于民”的认知。

浙江居民收入

从浙江11个设区市公布的数据来看,2024年杭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,位列浙江省第一。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,收入最高的分别是绍兴和嘉兴。值得一提的是,即便浙江最“穷”的城市丽水(衢州数据暂未公布)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5万元,高于重庆、西安等大城市。

浙江居民收入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,民营经济功不可没。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佼佼者,坐拥台州、温州等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。在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排行榜上,浙江民营企业入围数已连续26年“霸榜”。全省市场经营主体众多,相当于平均每6.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。

浙江民营经济

除了整体的辉煌,浙江还有一些“黑马”城市脱颖而出。绍兴在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超越杭州、宁波,以83579元领跑全省。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活跃的市场经营主体是关键因素,2024年绍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,GDP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;市场经营主体突破80万户,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三。

嘉兴则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佼佼者,连续21年领跑浙江11个设区市。作为“浙北粮仓”,嘉兴在农业强市、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,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,通过“飞地抱团”等方式带动农民共富。截至2023年底,嘉兴所有行政村的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60万元。

然而,浙江也并非没有发展短板。全省90个县级行政区中,仍有部分县(市、区)居民收入不及全国平均线。为了支持山区海岛县发展,浙江省级层面多次“出手”,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等举措。2024年衢江、庆元、景宁、松阳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,居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县(区)由8个减少至4个。

浙江区域均衡发展

在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,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城乡融合发展、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被明确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,计划在“2027年前力争推动所有县(市、区)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”。

浙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其发达的民营经济、均衡的区域发展以及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,都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思考。相信在未来,浙江将继续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浙江 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 共同富裕 区域均衡发展

相关文章